2、派驻财务总监。财务总监直接向总公司负责,在协助当地企业总经理做好企业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指导、监督、协调等作用,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实现以资产为纽带,以财务为中心、收支两条线。
3、品牌系列化。在品牌运营和保护上,严格控制使用“青岛啤酒”商标。被兼并企业仍使用在当地有影响的原品牌,由青啤注入工艺、技术、管理等成套模式,提高其产品质量和管理能力,然后加注“青岛啤酒系列产品”和青岛啤酒的图案标识等。这样,变“名牌嫁接”为“名牌带动”,将“青岛啤酒”无形资产与地方优势充分的结合,提高了原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既不损害“青岛啤酒”这一知名品牌,又充分利用了“名牌效应”,形成“青岛啤酒”系列的家族产品,全方位地占有市场,迅速提高市场占有率。当购并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达到足够水平,条件完全成熟时,集团公司可以考虑在严格的监控下,将主品牌————“青岛啤酒”向外地移植。
(六)市场网络建设
不变的原则与多元的方式是青啤营销网络建设的方针。不变的原则是必须建立直供模式,将网络控制在自己手中。直供模式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门对门服务”、“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就是从厂门到店门送货上门,“地毯式轰炸”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销售点。这种直供模式是被购并企业需要“克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末端市场掌握在手中,才能将细微的市场状况掌握在手中,才能在汹涌的市场风浪中站稳脚跟。模式不变,方式可以多元。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各个企业的营销方式丰富多采。青啤华东事业部就探索出了直供+深度分销+与分销商合力开发的模式,在适合直供的区域进行直供销售,在适合销售商销售的区域交给分销商分销,在销售商不愿做的区域,先由青啤做熟,再交给分销商分销,叫做“我开荒,你种地”。但不管哪种模式,都要做到:酒到哪里,人到哪里,管理到哪里,企业文化延伸到哪里。为此,青啤华东事业部专聘了100名访销员,分区域每周两次走访销售末端客户,替厂方管理客户,替客户管理市场,“剑锋”直指市场的“神经末端”,网络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这种模式可以说十分锐利,在群雄争霸的上海滩,它使青啤的市场份额一年时间由不足5%上升到25%。青啤的网络建设也是疏密有别的。他们一般把市场分为三部分:基地市场、外围市场和特殊市场,基地市场主要是指企业所在城市,这个市场的网络神经最密集也最有效,在中小城市,经过这个网络几个月的运作,市场份额就可以达到80%以上,如华南的三水、斗门,华东的扬州、芜湖等二十多个企业,基地市场的市场份额已高达90%以上。在大城市,市场争夺相对比较激烈,深圳的市场争夺已进入了“巷战”,一个小小的餐馆,都会成为数家企业反复争夺的对象;身着不同啤酒品牌服饰的服务小姐,会在同一酒店内进行推销竞争。即使是这样,青啤的销量仍直线上升,目前在深圳市场的份额已由一年前的不到10%上升到了近40%。低成本扩张的成果青啤集团公司通过实施“低成本扩张”,不仅壮大了规模,也救活了一大批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被购并之初,多数为亏损和濒临倒闭的国有企业,购并后,集团公司通过向企业注入青啤企业文化,灌输青啤管理模式等方式加强管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这些购并企业大多已步入正轨,实现扭亏,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市场的激烈竞争,改变了青啤人多年来一贯的理念和行事方式,涌现了一大批市场化的人才。无论在华南、华东还是淮海、西安,无论是由集团抽调的还是在当地招聘的,青啤销售队伍,都是30岁左右朝气蓬勃的年轻群体,在市场的开拓和竞争中,他们的潜力得到发挥,使相当一批平日并不“显山露水”的人才脱颖而出,成为青啤打市场的生力军。与销售人才群体的形成一样,经营管理方面,也是人才辈出。青啤集团公司的快速扩张使企业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到2003年,集团公司的总资产已经由1996年的32亿元增长到75亿元,生产规模由1996年的30多万吨增长到近400万吨。“青岛啤酒”的品牌值由1996年的33.42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59.45亿元,产量由1996年的30多万吨猛增到今年的260万吨。企业已经初步实现了规模经济,彻底改变了原来“有品牌、无规模”的局面。今后,青岛啤酒将继续本着“巩固提高,促进健康发展;创新裂变,实施跨世纪战略”的工作方针,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推进企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专家总结了青啤扩张战略的五大经验及启示诸多经济界专家,对青岛啤酒的扩张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