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动力,阻力?
在新经济中创富的这些群体,普遍带有创新的基因。这使得他们在过去10年,迅速跑在了时代前列。但创新却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逻辑或模式。
新华社记者凌志军回忆自己曾经在清华创业园A座302房看到的混沌初开的画面:38家公司挤在这里,每个公司占据一个小方格,在通常镶嵌员工姓名的地方,贴着公司名称。
电脑后面坐着的人都很年轻,身兼老板、会计和销售全部职位,因为是公司的唯一员工。花500块钱就能在这坐一个月,通常都不会超过半年。凌志军说:“很多人失败了,但是总会有人成长起来,扩大队伍,搬到楼上更大的办公区……他看到了勇气、智慧和激情,看到了新生和死亡。”如果寻找中国商业精神的典型象征,那这副画面无疑应该入选,它就像惠普公司诞生的车库一样,能说明一切。
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像描述“A座302房”那样看待创新,而更多的是讲商业模式。在最强调商业模式的互联网领域,创新其实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第一”或“首创”。Google并不是最早做搜索引擎广告的,分众传媒是不是第一个做楼宇视频广告的争论也已经不重要,只是在他们向广告客户、VC和公众投资人讲述故事的时候才有价值。这些关于商业模式的故事,在最早只是他们把100说成150的有利工具,对于盲目投资的人,谈商业模式几乎是一种情绪化的语言,但效果明显。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