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到了,整个中国可说进入了“欲断魂”的状态,各地扫墓大军川流不息,各色新闻千篇一律重复着一个“祭”字。铁路及时出台了应急运输方案,墓区成立了“文明观察站”,纪监、环保、交通、消防等部门一次次义正词严宣布相关规定。有人倡议“网祭”,有人主张“花祭”,诸如此类真是热闹异常。
在第一个法定的清明节公共假期到来之前,祭祀活动几乎已是全民总动员,举国上下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虽然这是传统节日,但如此无节制扩大祭祀规模,还是让人始料不及。尤其是近几天来,每一条相关新闻都触及着社会舆论的敏感神经。有传媒称,由于“死人房地产”价格飙升,有的地方每平方米价格高达数万元,为抢占便宜墓地,各地“活人墓”已经成了一道风景,以致许多人担心自己将来“死无葬身之地”。
豪华公祭大典层出不穷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边是有人喊“死不起”,一边是“公祭”活动愈演愈烈。只要在网上看看,中国各地斥资千万甚至上亿的公祭大典层出不穷,每到清明节,一场场豪华祭祀仪式在地方政府的主持下大张旗鼓上演。
从公祭黄帝到公祭女娲、伏羲,再从祭孔到公祭诸葛亮、武则天、三苏(苏轼父子)、柳下惠……只要与史料沾边儿的人物,都无一例外成了“公祭”对象。
当然,各地政府公祭历史名人不缺堂皇的理由,“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等等,均可信手拈来。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