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参考例文】
诚信与道德
孔子曾说过:"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诚信原来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具有道德感和责任感,是个人道德约束和品德修养的问题。
我国古代一直很重视道德和品德修养的重要性,但是近一个世纪以来,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传统的流失,道德意识的缺失渐趋严重。尤其是近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人们思维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道德问题越发凸现出来。由于道德的缺失引发的不文明现象、失信现象甚至刑事犯罪问题比较严重,这种种行为像"病毒"一样侵蚀着社会的肌体,像"沙尘暴"一样吞噬着信用的"绿洲"。不讲诚信、欺骗欺诈已成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为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障碍,公民道德的建设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道德规范在我们今天看来,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诚信就是其中之一。
时代的进步推动着观念的更新。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社会生活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赋予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日益丰富的时代内容,也促使人们对诚信的理解从伦理道德的范畴提升到制度建设的层面。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讲诚信有利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加强诚信建设体现了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