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废都》当年“横空出世”复“戛然而止”遥相呼应,17年后,让我们一起,走近一部曾“大火”过的小说,一个被炼成“烈火金刚”的作家……
第一堆 大火卷地来
《废都》一纸风行
《废都》17岁了,以人而喻,正值花季。这17年里,无数读者与贾平凹一起,由青而壮,由壮而“老”。17年来,评论不断,争议不断,盗版不断。《废都》是贾平凹辗转于耀县、户县、渭北等地“流浪写作”而成的,每日,餐两顿而写万言。有友人访谈的“放风”,《废都》出版前已然大火,业界追逐,媒体热议,各出版社派出精兵强将“抢”稿,各地图书发行商则在出版社外严阵以待,欲一“夺”为快。《废都》首印10万册,半月后加印30万册,一月后印数增至120万册,另有6家出版社以“租版型”的方式同时印刷,每家印数均逾10万册以上。而令坊间惊羡一时的天价稿费“1000150元”,其实是“1000字150元”之误,但“百万稿酬”的说法已不胫而走。
数月之内,一书难求,当时有人要办事,若能送上一本《废都》,是“相当有面子”也有效的事。2003年国庆期间,记者曾随贾平凹赴其写作《废都》手稿的“首战”之地——耀州区桃曲坡水库“回访”,昔日避居地,辟为“工作室”,当年情状扑面,贾平凹慨然良久。“与其他作品比起来,《废都》确实是有一腔激情在。”谈到《废都》与其他作品的异同时,贾平凹如是说。
第二堆 野火烧不尽
《废都》遭禁之后
因性描写等原因,《废都》未火多久,迅即陷入批评界的“十面埋伏”,同时引起相关部门关注,出版3月即被禁止发行,出版社被罚款100万元,责编田珍颖被迫提前退休。遭禁前后,坊间传言颇多,天津某报报道,有少年看此书后进行了性犯罪,“反正有影没影,都往《废都》身上推”,贾平凹随即坦言:“《废都》出版前,我被文坛说成是最干净的人,《废都》出版后,我又被说成文坛最流氓的一个,流言实在可怕……”
流言四起时,贾平凹曾突然“消失”,众人遍寻未果。他对记者称自己当年好比是“休了一个产假”,此产假专为《废都》而休。1993年9月初,贾平凹“不辞而别”悄然隐身,一时有关贾平凹“失踪”或“自杀”的小道消息漫天飞。当时他去了四川绵阳等地,置身巴山深处,陶醉于蜀地山水,连看数场“目连戏”,感叹“人与鬼,古与今,相互混淆,吾叹为观止”,又画一幅《自钓图》,水波荡漾,鱼游其中,钓者奋力提竿,鱼钩却钓在自己嘴唇上,贾平凹解释,“平常生活中,此类事几乎人人得而遇之,只是很多人只记着自己的辉煌,忘掉了自己的尴尬。”四川“避难”之旅,也使贾平凹迷上丹青,以此排遣胸中块垒。此事过后几年,贾平凹又受相关部门任命,赴浙江挂职,“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此段经历,也颇难得。后来在几个出版社出过几次选集,大家心领神会,对《废都》不选不提,有几家要出,但最后签字关头,出版社领导知难而退。
第三堆 星火终燎原
提请《废都》再版
《废都》一直是贾平凹心中之痛。但关于再版《废都》的努力,众人拾柴未停歇,文学界的友情之火、批评界的良知之火,越烧越旺。
2003年底,《废都》再版风声正急时,记者通过可*渠道拿到了一份某权威人士关于再版《废都》的审读意见,文中称“贾平凹对书中的某些段落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删除了部分过激的描写,增加了某些歌颂传统美德的内容”,还称,“《废都》是一部有探索创新精神、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文学作品,十余种外语版本的问世,也说明了该书的文学地位,市场代表了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意。”不过,意见书中某些措辞也够“硬”,比如:“《废都》持续不断的再版(包括盗版)也说明了一部优秀文学作品在读者中的生命力是任何行政命令压抑不了的”,而《废都》再版难,原因皆在“有关业务部门噤若寒蝉,持宁左勿右的消极甚至压制的态度,使此书再生无望……”
当时,贾平凹怅望《废都》风雨,写了篇再版感言,不料在南方某报发表后,引起相关人士反弹,再版事宜又遭搁置。此后数年间,“《废都》再版”如“狼来了”般,众人虽“怀念狼”而狼影渺渺,此次,“狼”终于来了。
抚今追昔,评论界近年不断发出“重读《废都》”呼声,贾平凹以《废都》为名的中短篇小说集也成功“试水”,作家孙见喜回忆《废都》旧事的《危崖上的贾平凹》,亦于去年在广东推出并热销。一切,都为《废都》再版而添柴加火、不断预热,星星之火,终于燎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