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分集剧情简介 第14集
早上,汪卫明找到刚刚上班的夏云,说经过调查理发匠的美元毫无来源,是特务经费的可能极大。夏云询问,杀人者有没有发现美元的可能,如果杀人者是为美元而来,则谋财害命的可能性也就不能排除。汪卫明说绝无可能,因为理发匠家没有被翻找的痕迹。夏云这才联系此前的推论,认为孙敏乘船逃跑是由理发匠交付老古,老古也许知情,也许纯粹为钱。理发匠可能就是负责转移孙敏的人。同时,江晓琴最后消失的地点也在这一带,所以不排除理发匠是“骆驼”的可能。汪卫明同意。夏云为早已纳入视线的老古居然至今没有露出疑点感到难以理解。
孔志国家,孔志国拿出一份离婚申请书,要杨影签字。毫无准备的杨影惊呆了。孔志国态度坚决,说只等杨影签字自己就向领导汇报,请求组织上批准。杨影哭诉,检讨自己过去的不是,请求孔志国放弃离婚念头,保证今后修复二人关系,孔志国不留余地。
公安局二处办公室,夏云布置吴克和陶锦把老古作为重要对象进行调查和监控。周大年当场反对。夏云解释自己的判断,周大年认为夏云把自己的工作放在一边去关注刑事案,扑风捉影。江晓琴和笔记本没有下落,黑熊更是无影无踪,这才应该是二处的工作重点。吴克和陶锦见状连忙借故离开了。夏云对周大年的说法提出反驳,周大年气恼地斥责夏云想入非非,甚至影射夏云如此关注理发匠被杀的刑事案,是为了能和汪卫明经常在一起。夏云终于被激怒,反驳周大年实在低级趣味。
彭光勇办公室,周大年忿忿地向局长汇报夏云工作的情况,认定夏云胡思乱想,失去工作重点,根本不把自己这个处长的意见放在眼里,让自己无法领导工作,周大年话中充满牢骚。彭光勇显然对周大年的状态不满,但只是间接指出要搞好团结,工作互补是周大年作为处长的责任,要求周大年端正态度。周大年悻悻而去。
郊区码头,夏云和汪卫明来到老古船上,询问当时孙敏上船的详细经过,并涉及到理发匠在其中是否发挥作用的话题。老古顺水推舟,既不否认,也不证实,企图让夏云和汪卫明加深对理发匠的怀疑。询问过程中,夏云情绪不佳,有些沉默。
离开码头,汪卫明关心地问夏云今天怎么情绪有些低落。夏云告诉了她与周大年争吵的经过,说一直非常尊敬周大年,而且周大年对工作重点的说法自己也认同,但当周大年说自己紧盯理发匠案是为了和汪卫明在一起时,就实在无法容忍了。汪卫明借机调侃,说可以去找周大年说明,汪卫明的确有这意思,但那也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夏云被汪卫明的调侃逗笑了,情绪开始缓和。
黄昏。幼儿园外面,孔志国又找到梁婷婷,梁婷婷尽量理性地告诉孔志国,自己真的下决心不再和他交往。孔志国怨恨这都是夏云从中作梗。梁婷婷连忙否认,并说已经有人给自己介绍了新的对象。孔志国很吃惊,认为梁婷婷这样做既是欺骗他也是欺骗自己。梁婷婷温和地希望孔志国不要怀恨在心,以后还可以做好朋友。孔志国正要接近歇斯底里的状态,梁婷婷的新对象、一个很帅的海军军官来了。梁婷婷大方地介绍两个男人认识,孔志国只好悻悻而去。
晚上,老古回家,一直藏匿在老古家里的江晓琴终于出现了。老古紧张地说,公安又来找过自己,恐怕现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并焦急地问江晓琴什么时候能够一起离开。江晓琴认为现在的确风声很紧,但台湾方面一定还会再次派人前来取走笔记本,所以只能静观其变。老古询问如何对付公安对理发匠的追查,江晓琴认为不如将计就计,把自己的手枪放到理发匠那里,嫁祸于人,以扰乱视线,赢得时间。
晚上,梁婷婷回到幼儿园,等候在墙角的孔志国突然出现。孔志国告诉梁婷婷他已经决定和杨影离婚,而梁婷婷的举措却让自己陷入绝境。梁婷婷很无辜的样子,说自己从来未向孔志国做出任何承诺,孔志国的家庭纠纷与自己无关。梁婷婷委屈不已,孔志国狂怒而无奈。梁婷婷劝说孔志国千万不要离婚,那样对谁都没有好处。孔志国暴躁而去。
郊区的晚上,老古鬼鬼祟祟地进出理发匠家的时候,被一个社员无意中看到了。社员很奇怪也很害怕,悄悄溜走了。
白天。汪卫明独自在码头的大树下徘徊思索,吴克、陶锦、小侯和生产队长来了。汪卫明告诉他们,自己仍然无法解释凶杀案的动机,其中不合逻辑的地方太多。但是至今找不到凶杀案的第一现场,一切都缺乏证据。小侯便提议再去理发匠家查看。
理发匠家,吴克和陶锦仔细地左寻右找。吴克终于在灶台上几个重叠在一起的铝锅底部发现了老古放置的那把手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