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捍卫国门的青年关员--彭非
彭非,男,1976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上海海关审单处主任科员。
彭非是中国海关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海关历史上最年轻的市级劳动模范。他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敏锐的职业嗅觉,共发现各类案件百余起,补征税款超过1.5亿元。在工作中,彭非认真学习业务知识,记下了20多万字的心得笔记,他将历次案件反复推敲和提炼,总结出了“回归分析”、“动态聚焦”、“风险导向”、“概率评估”、“横向类推”等方法,被海关总署命名为“彭非工作法”,在全国海关审单岗位推广。同时,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和咨询热线也相继建立。
一方计算机屏幕、三尺办公桌和每天往来的成百上千份报关单,这就是彭非看似普通的工作环境。刚满30岁的彭非,却在这个平凡的海关审单工作岗位上,在仅仅7年多的“职业生涯”中,以扎实的业务能力和敏锐的职业嗅觉,为国家追回了1.5个亿的税款!不止如此,彭非已拥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法”、“工作室”和“咨询热线”,是中国海关历史上最年轻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海关历史上最年轻的市劳动模范。海关总署党组作出了全国海关系统向他学习的决定,他的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在海关干部职工中引起强烈反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智能门神”!
每天进出国门的货物成千上万,品种各式各样,每一种的税率更是不尽相同。如何从一张张简单记录着货物信息的单子中,找出违反规定的漏报瞒报,就需要把关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彭非,作为年轻的国门把关人,从一份份看似平常的报关单中识破“瞒天过海”的诡计,从一个个枯燥复杂的报关单数据中捕捉“偷梁换柱”的“猫腻”。在有力打击走私犯罪分子嚣张气焰,为国家挽回重大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保护了守法企业的合法利益,净化了进出口贸易环境,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