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三
多方兼顾有回旋,莫上线后骑虎难下
中等生大体可分三类:一是一本线上成绩居中者,二是二本线上成绩居中者,还有一类为成绩位于二本之“头”、一本之“尾”的考生,他们约占各分数段线上人数的35%左右。
一、成绩一本居中者
赵某,农村往届,理工类考生。平时成绩排班级7名,年级排93名,考后估分510分,实际成绩540分,超出一本线40分。该生成绩位居所在学校线上考生108名(该校一本上线共197名考生)。
填报策略:首先,作为复读生,总结失败教训和分析实际,在志愿填报上力求摆正心态,“稳”字当头,尽量客观准确;第二,该生还有一位兄弟当年也要参加高考,如果不合理安排志愿的填报,一个农民家庭同时供两个大学生将面临很大压力。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赵某一本第一志愿为中国矿业大学,采取这样的选择,既兼顾了自己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同时也符合自己经济条件(艰苦冷门专业收费较低)。最终,他被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录取。
二、成绩二本居中者
王某,农村应届、理工类考生,平时班上成绩位居28名,全年级位居36名,考后估分500分,实际成绩473分,超出二本线28分,位居所在学校二本线上考生第141名(该校共有二本线上考生180名)。
填报策略:该生提前单独录取第一志愿为后勤工程学院,第二志愿为军事交通学院。一本第一志愿为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二志愿为陕西科技大学,二本第一志愿为昆明理工大学。王某作为应届考生,显然是考取名牌重点院校的思想占居主导地位,自我估价偏颇过大,志愿总的过高。提前单独录取还报考了军事院校,一本第一志愿长安大学为“211工程”重点大学,第二志愿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年在陕西出现报考数为录取人数的3倍左右局面,显然这个志愿也过高。但是二本志愿时,该生志愿仍居高不下,昆明理工大学不仅在云南属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大学,而且在国内也是很著名。所以,王某落选已是预料之中的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