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寒门出生的富豪,非常愿意帮助贫穷但聪明上进的大学生,但每次充满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后不久,他就会带着强烈的挫折感中断资助。他抱怨连连受骗,埋怨那些大学生在他面前装模作样、规规矩矩,可是一转身就原形毕露。原来,他发现,他资助的第一个大学生居然在宿舍玩电脑游戏,第二个大学生居然用他的钱买昂贵的溜冰鞋,第三个大学生偷偷在外面兼职,第四个大学生竟然网恋……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这些所谓的好学生都不能真正安心读书,像自己当年那样?孙俪母女也有类似的想法,孙俪的母亲判断张小清没有能力担任学生干部,因此要求他退出学生会,静下心读书;而他只好违心地答应下来,私底下继续担任学生干部。这也最终成为孙俪母女中断资助的原因之一。失去明确的意图后,资助者就更容易对受助者产生不确定甚至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
另一方面,受助者也可能对资助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很多资助者由于没有明确的资助规划,经常做出即兴的资助行为,比如,看到对方缺什么就送什么,或者毫无理性地鼓励对方提出要求,甚至为了宽慰对方,让其坦然接受资助而假借亲戚关系。这使得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受助者误解甚至滥用对方的善意,把资助者当成提款机。笔者曾经接待过一名寻求心理帮助的女大学生,她十分怨恨自己的“表哥”,甚至有杀了他的冲动……原来,“表哥”其实是几年来一直资助她的陌生人,对她几乎有求必应。最近几个月,他却突然失踪,连手机号码都换了,答应帮她办理出国的事眼看就要泡汤,她感到被骗了,内心充满了绝望……很显然,在这种人造“亲情”的装饰下,他们间原本应保留的距离被突破了,女大学生对假扮“表哥”的资助者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
如何更好地让善意开花结果?
面对一份来之不易的资助,受助者常常需要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不明确的资助意图让他们焦虑不安,因为这种不确定的资助可能会随时中断;不切实际的心理期待,让受助者不得不考虑伪装自我,扮演对方期待的角色;在尊重与尊严的对决中,不得不放低自己的尊严……我们丝毫不怀疑孙俪母女有美好的心愿,用她们的力量帮助一个孩子走出了大山,但善始却并没有善终。如何才能降低这种资助的道德风险?
首先,要事先明确资助意图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消除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在这起事件中,孙俪母女对张小清第一阶段的资助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双方有明确的目标。如果在张小清考上大学后,他们之间能及时形成明确的约定,比如,张小清要入党、考研之类,那就可能避免了这起纷争。
其次,无论哪一方都要尽可能消除对另一方不切实际的期待。资助者自然希望对方在自己的资助下,能更容易实现目标,但要尊重对方的自主性,不能随意干预对方的其他正当活动。受助者则不能模糊这种特殊契约的界限,更不能滥用对方的善意,一旦资助方无力履行约定,或者因其他可以理解的原因中断资助时,依然应该表示谢意与理解,这样才是对善意的最好回报。张小清表达自己的不满本身没什么过错,但将之公诸于众,给孙俪母女带来了不少麻烦,这就非常不可取了。毕竟这不是任何一方的过失,而且孙俪母女也曾有恩于他。
最后,受助者要怀有感恩之心,对善良的资助者应充分表达敬意;而资助者更应懂得表达善意的艺术,维护受助者的尊严,那样对方才能坦然地接受您的善意。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