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在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作为节日的清明节是在唐朝才形成的,它将寒食节包容其中,人们为了纪念介子推,通常在这一天只吃冷食、不开火,同时全家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京景物略》中有这样的记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抻樽盍,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锗锭次,以纸钱置坟头。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至于一些不便扫墓的人家,往往入夜在通衢大道吊慰亡灵,焚烧纸钱。因为据传说,冥间鬼魂也需吃饭穿衣,故而阳间的亲人要烧些冥钱,以供亡者日用之需。
发展到现代社会,以家庭名义到墓地进行祭拜祖先的虽然大大减少,但烈士陵园扫墓凭吊烈士的高尚品格仍然是一个传统。至于烧纸这种风俗,至今依然存在。清明节的习俗能够在长久的社会进化和变迁中得以很好的保存,至今不衰,不能不说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一方面,中国人自古以来家族观念就比较强,祭祖、敬祖更是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另一方面,人们希望通过祭拜来寻求祖先的庇佑,祈祷祖先能够保佑家庭、尤其是后代富贵平安。这后一方面对于多数心理失衡、生存压力又极大的现代人来说,则无疑是一种精神寄托。
目前在我国、尤其在南方,人们家庭的祭祖和节日烧纸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不仅如此,近些年社会上许多为官者或是做生意的人都会在清明等一些节日里到当地的寺庙烧香拜佛,祈求佛祖能够保佑自己步步高升、财源滚滚;一些考生和家长也会到寺庙里拜佛,祈求自己能够顺利升学。其实人们都知道成功不能寄托于他人,更不能寄托于故人,这一现象的出现或者说盛行与人们面对速度极快的社会变迁、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社会交往中陌生的群体时,都会感到无助和迷茫不无关系。在这个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社会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那些少数优先占有社会资本的人,往往能够轻易获得人们非常急需一些“资源”,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希望寻找一种精神寄托便成为一种必然。
可以说,包括清明节在内的许多节日时的烧纸、祭祖等习俗的内涵,已经由于社会的原因从单纯的对先人寄托哀思而逐步转化为一种文化情结,人们希望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能够有一种力量帮助自己成功。这种期望本身并无可厚非,但面对社会上激烈的竞争时,如果我们平时能够多一份辛苦,对自己多一份信任,对神灵佛祖少一份依赖,更多地依靠自身的努力来获得成功,无论对于自身价值的挖掘和实现,还是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无疑都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