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全球化这条路一定要走,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
——李东生
2004年,被人们称为TCL的“蝶化”年。
7月29日,TCL与法国汤姆逊合资组建的企业在深圳正式挂牌运营;8月31日,TCL与阿尔卡特共同成立全球手机公司。
相隔如此之短的时间内,TCL两大主营业务以令人惊讶的并购方式实现了国际化的跨越。好心人替李东生捏了一把汗:步子会不会太大了!
李东生没有正面回答这种担心,而借此谈了他对企业发展的长远构想:
“未来的企业必须是全球化企业,中国的市场大,全球的市场更大。全球化这条路一定要走,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
李东生讲了一句大实话,其实,对中国企业而言,全球化已经不是今天或明天的事情,而是昨天的事情了。 今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年。这意味着至少在三年前,甚至从中国对外开放的1980年代起,中国相当多的企业已经搭载着跨国公司之列车,驶上了全球化这条不归路,尽管是带着一点被动。
所以,李东生所说的全球化,应当是在总体被动之下的主动全球化。
当然,被动不表明失败,主动也不意味着肯定成功。正因为如此,担心才显得很有必要。
收购成不成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当然看不出端倪,如同一对男女,结婚之初很难给他们的婚姻质量打分。
但我们总体上还是应当对此持有乐观态度,因为TCL和联想毕竟是破茧传统体制的先驱,是市场经济催生出来的勇士。他们的成功是我们所望,即便不幸失败,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极佳的经验教训,替其他中国企业缴了学费。
因为李东生就曾表示过,TCL就是踩着用“烈士”遗体铺平的道路走过来的。
4、“不分股权或者说不会分股权的老板,肯定不是好老板。”
——郭凡生
2004年4月,慧聪国际总裁郭凡生在一次讲演时表示,慧聪之所以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关键在于企业实行了全员皆股东的理念。
郭凡生说:“让有才能的员工成为公司的老板,这是知本经济的规则。不分股权或者说不会分股权的老板肯定不是好老板。
据了解,慧聪国际除了郭凡生个人股权外,还有一半以上的股权分给了员工,其中的126人已经因为公司在香港上市,通过股票分红的方式成为了百万富翁。
在年末的一次论坛上,郭凡生放言,3年后争取让慧聪再诞生100个百万富翁。
慧聪由一个起步资金只有14.8万元的小公司,发展成目前市值超过10亿港币的网络企业,这本身给郭凡生的话增添了说服力。
大概所有企业的员工们,都希望自己的老板能“学习郭凡生好榜样”。
做企业为了谁?企业老板可能经常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尽管答案不尽相同,但也无非是在员工、社会、股东几个选项中绕圈子,在客观上,这几方面的利益都得照顾到才行。
尤其对于郭凡生所说的“知本型企业”,怕是真得将员工利益往前放放。因为,这类企业的特征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依靠是员工的智慧,而智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作为老板,你可以拥有员工,但却未必能拥有他们的智慧。甚至在你不知不觉中,员工的智慧已经被你的竞争对手或者员工自己利用,成为向你挑战的武器。
面对那些毕恭毕敬站在你面前、尊称你为老板的员工,你要做的是如何打开和拥有他们智慧的“黑匣子”。
如果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那就真学学郭凡生,让这些员工都成为老板吧。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