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撤难决
青岛驻军的留与撤是美国一直难决的焦点问题,留与撤即意味着青岛海军基地的放弃与否。自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国民党政府组织的几次大规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特别是1946年12月沈崇事件后,中国国内反美情绪高涨。1947年初,美国政府不得不制定6个月内撤出海军陆战队的紧急计划。1月至9月,上海、天津、塘沽等地的海军陆战队陆续撤离。但是,青岛驻军却丝毫未减。相反,当时任美太平洋海军司令的柯克上将提出,驻青美军应从目前的1900人增至4300—4800人。
1947年4月,解放军山东兵团发动春季攻势,胶济铁路被从中切断,国民党势力只限于济南和青岛,成为孤立之城。因受制于重欧轻亚的冷战总体战略,美国不可能直接干涉中国内战,而以各种方式支持国民政府。但国民政府屡战屡败,美国驻军青岛的决心也日趋动摇。此种形势下,驻青美国西太平洋海军司令白吉尔两次紧急致电海军作战部长登菲尔德,并对“共军”进攻青岛时美军将如何行动提出4种方案:A.援助国民党军队保卫城市及重要的城郊设施(飞机场及水上设施);B.美国单独承担保卫重要设施的责任;C.必要时迅速撤退全体工作人员;D.美国沿岸设施及非战斗队员立刻撤离,武装部队继续留在附近舰上。
5月12日,登菲尔德通知白吉尔:参谋长联席会议同意暂时按A方案,即援助国民党军队保卫城市及重要的城郊设施行动。但是,美国国务院认为守卫青岛的国民党军队作战能力极为有限,如果发生实际冲突,A行动方案必定会转变成B行动方案,那时,美国将不得不单独承担保卫青岛的责任,这将使美国卷入与中共的实际作战,严重违反美国对华总体原则,因此建议驻青岛美军相机撤退。6月14日,国务院通知白吉尔,“废止A行动方案的执行,视形势需要执行C行动方案”。
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对济南展开猛攻。8天之后,济南易主。美国朝野震动,驻青岛美军留撤问题再次成为热点。美国驻青岛总领事特纳强烈主张立即全部撤军。美国国务院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但又认为此时仓促撤退,只是表明撤退意图都可能严重影响美国的威望和国民政府军队的士气,并将招致解放军的进攻。
10月19日,决定将以对美国威望和国民党军队士气引起最小损失的方式执行青岛撤军计划。为此,一方面命令白吉尔把主要人员和物资从岸上撤到沿海船舰上,分批撤离美军家属;另一方面指示海军部谨慎地采取措施加强白吉尔在青岛的防御能力。
但美军又不想彻底放弃青岛。1948年11月5日《中央日报》载: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司令白吉尔中将由青岛抵上海访问,4日招待记者时声称“美国西太平洋舰队并无放弃青岛基地之意”。并称“美海军部命令,1250名海军陆战队由关岛增援青岛,必要时可能派遣海军陆战队来沪保侨的消息”。
但是蒋介石政府在内战中的表现使美国不得不做出了撤军的决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