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简介
1911年5月,腐败的清政府为维护其摇摇欲坠的统治,把原本属于四川人民的川汉铁路抵押给美、英、法、德四国银行大举外债。这一无耻行径激起了全川人民的愤怒,各地纷纷成立保路同志会,作为南充县股东代表的张澜会同保路同志会的其他领导人,以破约保路为宗旨向官府提出强烈抗议,清政府总督赵尔丰悍然逮捕张澜等领导人,张澜等人被囚之后,成都震动,数万名市民自发地到督署门前请愿。赵尔丰命令清兵向门外的民众开枪,在混乱当中,有数十名无辜的百姓死于非命,这一惨案直接引发了省内的暴动,清政府遂派督办铁路大臣端方率湖北新军数千人入川解围,同情革命的新军途中发生兵变,赵尔丰被迫释放张澜等保路同志会的领导人。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同日,蔡锷、唐继尧等人在昆明通电讨袁,护国战争爆发。张澜闻讯立即响应,挺身而出,在南充宣布独立。1917年北洋政府任命张澜为四川省省长,张澜却把母亲和妻子留在乡下,让她们依旧过着养猪种地的农村生活。由于张澜为官清廉,处处为百姓着想,被誉为“布衣省长”。
1926年4月,张澜出任国立成都大学校长。张澜坚持发扬民主科学的精神,坚决反对以政治干预学术和封建主义的“奴化教育”。成大形成了各派思想自由传播,自由鸣放的学术空气和民主求实的良好学风。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华民族的暗夜呈现出第一缕曙光。同年,多年杳无音信的张澜的次子张谔突然回家,张澜为此惊喜若狂,他没有想到这个他一直牵挂的儿子已是中共旅德书记。但两年后,年仅30岁的张谔因病去世。张澜悲痛不已,在儿子身上,张澜第一次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共产党员的形象,使张澜进一步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