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从沈浩自己的日记和他亲人的口述中,我们可以大略知道沈浩在小岗村干得并不如意。沈浩被下派去小岗村任职,遭到了他四哥和家人的反对,而且沈浩自己一到小岗村“心就凉了”(他四哥语)。小岗村并不信任他,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处处受到阻挠和牵制。小岗村的集体财产被侵占,而侵占的人正是大包干的带头人。沈浩要修建大包干纪念馆,这项明显为小岗村涂脂抹粉的工程也无人响应。沈浩想把被分开的部分土地聚拢起来发展集体经济,这被大包干的带头人指责为“回头路”“复辟”,沈浩的设想被迫搁浅。接受采访的严金昌(好像是这个名字吧)就坦言自己和别的大包干带头人曾为此对沈浩进行严肃的批评,沈浩是小岗村的党委书记,而大包干的带头人成了管党委书记的党委书记,严然以太上皇自居。自己不干却又要对别人指手画脚,难怪沈浩刚去小岗的时候,就有人对他吹风说小岗村的具体事务你不要管,他们需要你做的就是跑项目,说白了就是给小岗村要钱。新闻中说沈浩每次回到家见到亲人就会掉泪,他的家人听说他任期将满而欢天喜地。看到这儿我不禁想问:沈浩真的愿意留在小岗村吗?
新闻调查中通篇都在说沈浩为小岗村做这个,做那个,小岗村自己又做了什么?等国家和社会给优惠,靠政府派财政干部,向上级要钱花。小岗村的人为什么就不想后自己的努力过得好一些,同是全国十大名村,随便哪个都比小岗村强。人家大寨过去是典型,现在仍然是典型,过去靠的是战天斗地的豪气,现在依然靠这个。小岗村过去落后,今天也依旧落后。过去他们埋怨集体经济害苦了咱们,不知今天他们又要埋怨谁了。
新闻调查中有这么一个细节:沈浩在修公路之前,准备请干活的人吃一顿饭,本来准备请十多个人,没想到一下子来了七十多人,男女老少都有,不管是不是干活儿,个个拿着筷子准备吃饭。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小岗几十年前一直吃的救济粮,小岗村凭借大包干一举扬名天下,号称打破僵化的集体经济的坚冰,激发出了农民的积极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作为农村改革发源地的小岗村的村民,原来一直对他们不断诅咒的“大锅饭”如此情有独钟,这真是一个妙到极致的讽刺!
沈浩看到小岗村的路太破了,就多方筹集资金一位小岗村修一条公路。小岗村和沈浩没有采取流行的招投标方式,而是不顾上级的反对选择了自己干,理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肥水是上级和别人给的,却流入了小岗村的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这笔资金可能会有一部分剩余,而小岗村自己干,那么这笔钱一分钱也剩不下来,会被小岗村彻底分光。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