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获成就
  1966年,高锟发表了一篇题为《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的论文,开创性地提出光导纤维在通信上应用的基本原理,描述了长程及高信息量光通信所需绝缘性纤维的结构和材料特性。简单地说,只要解决好玻璃纯度和成分等问题,就能够利用玻璃制作光学纤维,从而高效传输信息。这一设想提出之后,有人称之为匪夷所思,也有人对此大加褒扬。但在争论中,高锟的设想逐步变成现实:利用石英玻璃制成的光纤应用越来越广泛,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光纤通信的革命。随着第一个光纤系统于1981年成功问世,高锟“光纤之父”美誉传遍世界。
  高锟还开发了实现光纤通讯所需的辅助性子系统。他在单模纤维的构造、纤维的强度和耐久性、纤维连接器和耦合器以及扩散均衡特性等多个领域都作了大量的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都是使信号在无放大的条件下,以每秒亿兆位元传送至距离以万米为单位的成功关键。
 
20世纪60年代,高锟在英国一家实验室做实验。
个人经历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1957)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附属标准通讯实验室(1960) 
  香港中文大学 
  电子学系教授及讲座教授(1970-1974) 
  校长(1987-1996) 
  英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 
  首席科学家(1974) 
  工程总裁、行政科学家(1982); 
  研究事务总裁(1986)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1990) 
  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2) 
  香港高科桥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1996-)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