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的心灵观赏《建国大业》
陈方 刊发时间:2009-08-17 07:51:42 光明日报
云集了172位明星的豪华阵容,国庆献礼大片《建国大业》的制作团队堪称“史上最牛”。同时,由于这部片子以抗战胜利至新中国成立前夕为背景,再现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成长历程,史诗般的讲述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不过,细心的网民发现,在这超豪华的演出阵容中,有不少明星却早已加入了外国国籍。一部国庆献礼大片,
这些外籍明星有资格来出演吗?
演出资格遭遇质疑的背后潜藏着“我们到底该如何爱国”的命题。《建国大业》是一部献给新中国60华诞的电影,而那些连国籍都改了的明星们,将如何来体现自己满腔的爱国热情?众多网民还是无法将他们在影片中塑造的爱国角色,与现实中他们投入外国“怀抱”的行为彻底剥离。
这一担忧背后其实是国人对“国籍观”认知的较量。开放的社会应有开放的心灵,每个人都有权利作出自认为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改不改国籍、改成哪个国家的国籍,这都是每一个公民的自由。对此,拥有开放心灵的人不应过多谴责,也不应强硬地把更改国籍和爱不爱国画上等号。爱国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内心的一种情愫而不是仅仅将其局限在某个行为准则上。如果必须拥有中国国籍的人才可以“爱我中华”,那每逢中国遭遇危难,全球几千万华人的爱国行为又当如何解释呢?虽加入了外国国籍,但当中国需要时随时准备待命出发,这无疑就是一种爱中国表现。60年的风雨成长,30年的改革开放,国人更应该自信地欢迎各方人士投身我们的共同事业。
回头再看《建国大业》中汇集的明星阵容,不得不承认,这其中有商业元素的考虑。无论这些明星们属于哪一国国籍,他们的票房号召力都是无可置疑的。《建国大业》虽然是一部主旋律的献礼大片,但主旋律影片“叫好不叫座”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优秀的主旋律影片必须经受市场的考验。据媒体报道,在最新的“五个一工程奖”评选标准中规定:参选影片必须在全国主流院线公映后达到400万元以上的票房,同时,还有必须收回投资成本的硬性要求。这就要求,主旋律影片必须攻占商业市场,必须让普通观众能够主动掏钱,以此为主流价值开拓更加广阔的阵地,实现“既宣传主流价值,又攻占商业市场”的双赢局面。事实上,2009年以来的主旋律影片,制作方对商业元素都非常重视。比如《铁人》,对演员选用、视听效果、数字特技、十二声道立体声等都十分注重。由此来看,《建国大业》中汇集的这些一线明星们,应当算是商业元素的“重头戏”。
我很赞赏影片出品方面对网民质疑的表态:“只要影片内容是积极、向上的,我们欢迎各个国籍的演员来拍我们的《建国大业》,来宣传中国的历史文化。”跳出《建国大业》中部分明星国籍纷争的纠结,以一种更开放的眼光待之,我们发现,可期待的东西如此之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