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11. 【访问易建联】
即将开始在NBA奔跑的易建联,
并不曾捡过葵花宝典之类的武功秘笈。
他的身后拖着一条长长的链条,上面的每一个人,
都曾充当他的助推器。
更大的挑战还在未来的路上等着他,
而这个链条也在延伸
他没有姚明那样的绝对身高,姚明2米26,易建联只有2米12,和美国球员相比并没有优势;他也没有姚明在离开CBA时就打下的坚实技术和脚步移动的基础,背对篮筐的攻击方式相当青涩。他是中国向NBA出口的第一个并非纯正中锋的球员,在传统的篮球理念里,身高就意味着价值。
但在传统的反面,恰恰是易建联最集中的优势的体现。正因为他没有姚明的身高,才有姚明没有的速度,能够跟着小个子飞快地奔跑;正因为他没有姚明的身高,才有姚明没有的颀长的跟腱,纵跳高度远远超过姚明站在地上指尖的高度;正因为他没有姚明的身高,才有姚明没有的爆发力,可以在任何一个瞬间拔地而起。
在传统的角度上,把易建联放进四平八稳、得中锋者得天下的时代或者一支严格执行半场进攻的球队,他最多是一个工兵或者巨人身边的角色。在胳膊和大腿撞得声声闷响的篮下角力里,易建联甚至没有生存的空间。但在传统篮球五年来被全面颠覆之后,易建联的面前已经豁然开朗。
篮球的速度、投篮技术的准确程度和它们在比赛中的重要性,已经远远超越了上一个时代。篮球因此在重新回归成为一项速度第一、高度第二的运动。高大中锋逐渐绝迹,不但是因为自身的生长,也是源于篮球气候的改变。在防守一端,大中锋的速度往往使他们成为最大的漏洞;在进攻一端,当速度占据优势的对手不断地绕前、夹击和骚扰,大中锋也很难保证自己的效率。越来越多的球队开始像太阳队一样奔跑,直到脱生出像勇士那样疯狂的怪胎。全NBA只剩下三支球队还在执行传统的半场攻防:有姚明的火箭、有奥尼尔的热火、有邓肯的马刺。(目前奥尼尔已转会到太阳)打到季后赛第二轮,只有马刺还活着,因为邓肯是速度最快的大个子。
火箭在第一轮里不敌爵士,是因为速度;爵士打勇士相当艰难,也是因为速度。姚明在被淘汰之后的第一个誓言,就是要在夏天全力提高自己的速度。奥尼尔背影渐远,姚明就像中锋世界的最后一只恐龙,世态炎凉。
把五年前的篮球录像带再拿出来,就会发现今天的篮球世界已经崭新无比。要在今天的世界里越战越勇,易建联拥有最关键的条件——速度和在速度基础上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虽然他在参加的两届世界大赛(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6年世界锦标赛)上都表现平平,但仍然被NBA球队视作今年选秀的奇才,顺位预测节节攀高的理由。
如果易建联能够在NBA像姚明一样努力——能够每天把力量训练当成家常便饭,让肩背和上肢的肌肉迅速隆起;按照球队建议的食谱严格进食,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肌肉密度;刻苦的训练进攻技术,让自己无论是面对篮筐还是背对篮筐都能左右开弓,他将实现自己从小的抱负——他将不会潜伏在姚明的投影下,而是获得和姚明截然不同的另一种成功。
事实上,易建联从来没有和姚明站在一起。他一直以来都是站在姚明的反面。
姚明生长在上海,现代里蕴含着传统;易建联生长在深圳,现代得不需要传统。
姚明一直被低估,直到他在NBA站稳脚跟;易建联一直被热捧,虽然他还没有实现任何伟大的成就。
姚明心思缜密,妙语连珠;易建联不擅言辞,不爱表达。
姚明不帅;易建联有好男儿的面孔……
不需要走姚明的路,易建联即将开始奔跑。
给他身高的人
一个球员,一个有天赋的球员,这是易建联给人最初的印象。因为他的身高,因为他的弹跳,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选手。而给他这样条件的,正是他的父母。
深圳,阿联的家里,易爸爸和易妈妈坐在沙发上,面前摆着一台已经开始转动的采访机。由于逆光,没法一下子看清他爸妈的脸,只知道面前这是一对身材高大的夫妻。
阿联的父母都是广东本地人,爸爸身高近2米,妈妈也超过了1.8米。两个人都曾是手球运动员。退役之后,他们在深圳邮局工作,平时也代表单位打一些篮球比赛。两个人去打比赛,有的时候就会带上阿联,那个时候的阿联,对篮球并不感兴趣,每次跟爸妈去,他就只会在场边乱跑,跟小朋友一起玩儿。也许是经常跟着爸妈去比赛的缘故,阿联渐渐地认识了篮球。
阿联的父母没想到,儿子有一天会出现在篮球场上。做过运动员的人,一般不太赞同自己的孩子再去搞体育,阿联的父母也没想过让他去打球。如果不是体校的教练找上门来,他们还不会动这个心思。
“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去打了什么比赛,还是体校的老师找到我们,我们才知道他去参加了深圳的三对三篮球赛,”阿联的母亲说。阿联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小的时候除了过人的身高,父母并没有注意到他过人的篮球天赋。
现在的易建联身高2.12米,家族里的所有人中他最高,而他有这样的身高,完全来自遗传。“在我们祖孙三代中,我是最矮的,阿联的爷爷比我还要高,”阿联的父亲说着,拿出一张照片,“中间的就是阿联的爷爷,有2.02米,这样的身高在广东人当中特别罕见”。
有了过人的身高,加上从父母身上遗传下来的弹跳能力,再加上父母做过手球运动员,阿联从小就对球有着特别好的感觉。阿联也说,是先天的因素让他很快就掌握了这项运动。
阿联做了球员之后,父母依然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子一样呵护着,每次去东莞看他,母亲都会帮他认真收拾房间,而阿联也尽量抽出时间来,陪父母吃饭、聊天。
挖掘他出来的人
戴忆新早年间在江苏省体校当教练,开发出了胡卫东,十年前调到深圳市体校后又发现了易建联,伯乐走到哪里都是伯乐。
他来到深圳的时候,深圳市体育局刚刚成立,准备组建篮球队,戴忆新教练便到街头去选苗子。当时罗湖区举办了一个三人篮球赛,易建联瞒着父母偷偷参加了。虽然他所在的队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这个大个子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戴忆新便四处打听这个大个子的下落。“我记得有一天下午,我们正在训练,有一个大个子过来,很礼貌地跟我说,我叫易建联。”戴教练马上停下训练,打量这个自报家门的孩子。
易建联赴美前,专程回深圳拜别恩师,两人又谈起了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易建联给教练的第一个感觉是“身材高大,大概1.90米的样子,还十分匀称,是难得的篮球人才。”易建联则说,他还记得老师让他跑了几步,然后做了几个准备动作。“ 当时感觉老师挺温和的,很权威的样子”。
第二天,戴教练让易建联再到体校来一趟,对他进行了全面的测试,结果让他兴奋异常。“我们选材一般要看运动员的外观、素质、神经类型、遗传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当时看了易建联后感觉他还要长,就测了骨龄,根据我在江苏少年队带队的经验,我对照了胡卫东的骨龄纪录后,当时保守估计阿联能长到2.08米以上。这个身高在国内就很有竞争力了。而且其他方面的数据,也让我对他的发展非常看好。”
这么好的苗子,戴教练却费了很大劲才弄到手,因为阿联的父母并不同意孩子从事体育。“他们练了半辈子体育,觉得这是个苦差事,所以舍不得让孩子再走这条路。我是可以理解他们的,但这么好的苗子我也实在舍不得放弃。“戴教练说。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先让阿联到体校训练,至于是否正式进入体校,以后再说。
在戴教练手下训练了三个月后,阿联的身高由1.92窜到1.95米,身体协调性也提高很快。父母也觉得这孩子的确是搞体育的料,但这时候阿联本人又犹豫了,因为他很喜欢读书,而且也不太相信在篮球上能干出什么名堂来。”他只是觉得喜欢篮球,可以业余时间来练一下,不想进体校。“戴教练当时几乎绝望了。
没想到,等体校开学的时候,阿联扛着行李来报到了。
接下来的一切就很顺利了。戴教练为了阿联以后的发展,刻意培养他的篮球潜能。没多久,广东青年队的主教练就被吸引了过来,他也觉得阿联是个难得一见的苗子,经常跟戴教练交流培养方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