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任内推动的主要市政项目包括发展台北市的文化建设,持续陈水扁任内即大力关注的台北市交通,并进一步完善捷运网络等。马英九任内的施政得到大部分市民的肯定,但是许多人认为,马英九在处理紧急状况时的应变能力有限,每逢水灾、缺水、台风等天灾时,市政府反应还不够迅捷,例如在2002年的台风灾害中,市政府没有及时处理垃圾焚化的工作,导致全市环境受到影响。 虽然马英九在当选市长之后不久,即宣布将争取连任,但在2002年台北市长选举前,仍然有传言认为马氏将不会竞选,以准备角逐2004年的总统。在这次的市长选举马氏宣布要以“不一样的方式”来打这场选战,因此选告要发表自己的政见,举行各种与市民的讨论会等,其竞选对手民主进步党所推派的候选人李应元也著重于政见发表,从一方面看可以说说成是台湾近年来选举时少见纯粹用政见来争取选民认同的高格调选举,从另一个角度看一方面则是马英九利用其外省人在台北市比例高的先天族群优势,而故意冷处理选举。马英九最后以压倒性优势连任成功。 对于马英九的评价相当两极化,很多人认为他是国民党的希望,甚至认为如果由他而不是连战、宋楚瑜出来参选2004年的总统,国民党应能顺利取回执政权。但是也有一些看法认为马英九是外省人,这是对他参选总统最大的不利因素,他尽管在台湾北部声望很高,但到台湾南部就没有胜算。另外,无论是媒体、同志或政敌,许多人喜欢形容他是“软脚虾”、“乖乖牌”、“不沾锅”,有“政治洁癖”,这些观点或多或少反应出马英九在政坛的发展可能即将面临侷限,隐约对其未来更上一层楼将构成一种“玻璃天花板”,不利于他日后领导国民党或也可能影响他竞选2008年台湾总统大选总统的胜算。 在2004年总统大选结束后,就出现一些新闻报导马英九与国民党中央出现矛盾,马英九不赞成采取体制之外的诸如发动群众集会游行之类的活动来抗议选举结果,当台北市出现泛蓝示威群众骚乱时,因马英九同情泛蓝群众,最后在中央政府命令下才驱散滋事者。到6月,则出现了所谓“马家军”的传闻,马英九市府团队内多人公开宣布将参选年底的立法委员选举,这被认为是为马英九2008年总统大选铺路。对此马英九本人虽然否认,大多数人却还是认为马英九有意参选总统,而这在亲民党和国民党内部都出现了不同的看法。许多泛蓝的地方首长和立法委员都公开支持马英九,但是亲民党内也有宋楚瑜将被取代的忧虑。而国民党的本土派成员则更希望看到未来马英九和王金平共治,而非马英九独揽大权。
上一页 [1] [2]
您正在欣赏的是财富网的文章《新闻人物:马英九》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财富要闻
天天
我摘
好哦
天极
POCO
新浪ViVi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