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在研究这一‘突发事件’,现在不便对媒体发表评论。”廖海亭告诉本报记者。
虽然杜双华异常低调,但本报记者得到的一份内部材料,还是可以再现他“突飞猛进”的轨迹。
低成本优势
今年43岁的杜双华从1987年开始投身于钢铁产业。开始时年产值不足200万,到2003年,发展成为年产值80多亿元的焊管龙头企业,由原先不足100人的小生产作坊,发展成拥有员工8000余人的集团公司。
2003年,杜双华的焊管公司实现利税23.8亿元,利润10.35亿元。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焊管原材料供应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经过对唐山、大连、秦皇岛等地的考察,杜双华最终决定在山东日照“落脚”。
为杜双华到日照做了很多工作的廖海亭后来成为日照钢铁的党委书记。杜双华对廖海亭也是重视有加。而到日照创办钢铁企业,则迎来了杜双华事业上的一个高峰。
杜双华在上述内部材料中说:“现在回顾当初的选址过程,应该说是比较科学正确的。这一决策为我们创造了巨大的运输成本优势,也与后来2005年出台的钢铁产业政策中‘大型钢铁企业应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有关规定相吻合。”
此前,廖海亭对日照钢铁“爆炸式”的增长速度这样总结成本优势:作为原料的矿砂需大量进口,从日照港(4.64,-0.15,-3.13%,吧)到日照钢铁的运费仅2.4元/吨,但如果运到山东内地则需100多元,产成品运回港口成本则要翻倍。日照钢铁每年需要1000多万吨矿砂,仅此一项一年就比内地企业多出20亿元的利润。同时,日照也处于南北水路的中间地带。日照钢铁的产品海运至上海需70元/吨,而山东内地走陆路运输成本则高达200元/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