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话剧艺术陷入低谷。身为演员队队长的郭达,面对每年100场演出任务的承包合同犯了愁。“1985年,我在电视上看见陈佩斯演的小品挺热闹,就琢磨着也弄一台小品节目下基层演出,冲抵那100场的任务。”于是就诞生了小品《换大米》。随后是小品《产房门前》1987年亮相春晚,郭达迅速走红全国。
郭达并不忌讳别人说他是小品演员,在他看来小品与话剧一样是表演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演小品我得到很多,它让全国观众记住了我,它改善了我的生活,它丰富了我的舞台经验,让我学会如何精炼语言、塑造人物、控制舞台。”
当赵本山和宋丹丹都放言退出春晚的时候,郭达如何看待“战友”的退出呢?“非常理解老赵。长期站在春晚舞台上,都会觉得累。我们不在意上还是不上春晚,更在意的是有没有好的作品拿出来。”每到年底,演员都非常忙。每年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都扎到一个地方(春晚剧组),戏接不了,钱挣不了,作品还要参加好几轮PK,心力交瘁疲惫不堪,大家难免有点别的想法。“老赵要是真不上的话,那春晚还有什么意思呢?还是希望他能腾出一些时间,在除夕夜跟大家见见面,毕竟都成习惯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