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学高一(一)班
抗震救灾小英雄刘怡雪:“那一天,我长大了很多”
记者 汪晓东
16岁,花季般的年龄,爱做梦的年龄。
然而,刘怡雪的16岁,却因一场灾难而铭记一生。这记忆中,有痛彻心扉的生离死别,也有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刘怡雪清楚地记得,5月12日那天,天气很闷。下午的第一堂课是美术,当老师讲到青花瓷的时候,教室里的桌子、电脑等开始剧烈摇晃。以前也曾这样摇过,大家以为很快就会停下来,可是,摇晃越来越厉害,最后,整幢教学楼塌陷下去,天花板压了下来。
刘怡雪躲在课桌下,眼前一片漆黑,浓厚的粉尘让她感到呼吸困难。这时,她听到同学张燕的哭声,“我们一定能出去!我们的路还长着呢,我们还要考大学。”刘怡雪努力抱着张燕,安慰着她。
她又发现后排的余冬梅脸贴着地,手被水泥梁压着。刘怡雪背过手,用力向上抬,想减轻一些水泥梁的压力。“你一定要挺住,我们很快就会得救的!”她鼓励余冬梅。
“团结就是力量……”废墟下,不知谁起了个头,刘怡雪和几名女生一起唱起来。不过,歌声很快被其他同学制止了:“我们不知道要在这里待多久呢,大家要保存体力。”
刘怡雪就和同学们在废墟下相互慰藉:“等我们出去后,到陈家坝去玩,我爸爸刚修了一个很漂亮的猪圈。”“行啊,那你也要到咱们擂鼓镇来玩,我买猪耳朵给你吃……”
就这样,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终于,他们的呼救声被外面的人听见,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刘怡雪和同学们一个拉一个,爬了出来。
外边的场景让她们惊呆了:教学楼已经坍塌,到处是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看到两名正在寻找自己孩子的父母,刘怡雪和同学们走过去安慰他们;听到废墟下同学的呼救声,刘怡雪为他们鼓劲,“一定要坚持!”
同学何江也在地震中受伤,头上包扎着厚厚的绷带。刘怡雪拉着他冰冷的手,和他聊天:“你篮球打得那么好,你还喜欢姚明,希望你早点好起来,这样我们又可以看到你在篮球场上的风采了……”这时,刘怡雪感到口渴,就要了一小瓶盖水准备喝,忽然,身旁一名背着孩子的大娘对她说:“能帮我给孩子喂点水吗?”刘怡雪急忙把水送到孩子嘴边,但是,孩子双唇紧闭,水根本喂不进去……
“孩子可能已经遇难了,只是大娘不愿相信……”刘怡雪喃喃道,“那一天,我感觉自己长大了很多,目睹了无数生离死别,也感受到不离不弃的人间真情。”
13日,刘怡雪和同学们被转移到了绵阳九洲体育馆。此时,她还不知道父母的下落,只知道家乡陈家坝成了一座“孤岛”。
过了多日,她终于联系上父母,所幸他们都平安。不过,想起在地震中遇难的外公,刘怡雪有深深的内疚。就在地震前一天,外公还带着她去绵阳看病,本来,他那晚可以住在绵阳,可是,他执意要把刘怡雪送回学校,然后回了陈家坝。“12日中午,我还给外公打了个电话”,刘怡雪泪眼婆娑,“他要我好好念书,不要乱花钱,还问我周末是否回来……”
灾难过去了,在绵阳长虹培训中心,刘怡雪和同学们开始了新的学习生活。梦中,她还经常想起遇难的外公和姑姑,想起长眠于废墟下的几名同班同学。“我好想再和他们说说话,摸摸他们的脸……”她说,现在的希望就是,两年后考上理想的大学,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也为了所有帮助过她的好心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