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3日,马英九正式宣布参选中国国民党主席,在台北市开南商工大操场举行参选说明会,以“年轻、活力、阳光、改革”为主轴,发表了竞选演说,提出6项改革重点:国民党应有前瞻的眼光与远大的理想;应循法律途径,尽速处理党产;尽量鼓励优退,绝不强制裁员,并以出售党产所得,优先安置离退党工;应招募百万志工,成立“土豆志工团”;成立“国民党青年团”,让青年党员有更大挥洒空间,直选出来的青年团团长,未来还有机会担任国民党副主席;应落实党内民主,支持县市党部主委由党员直选产生,并建立党主席、副主席、中常委与中央委员、党代表定期互动制度,深耕中南部,巩固北东部,定期在台北以外地区举行中常会。
7月在16日,国民党主席党员直选,马英九以72.36%的得票率击败另一位候选人、“立法院长”王金平,当选为国民党新一任党主席。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17日致电马英九,祝贺他当选为中国国民党主席。
8月19日,马英九正式接任国民党主席,提出七项国民党改革建议,包括“坚持中心思想;深化党内民主;扩大本党基础;活化党的组织;深耕本土基层;尽速处理党产、妥善照顾工作同仁;整合泛蓝政党”。
主要施政主张:
争取2008年国民党重新夺取执政权。
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以“连胡会”愿景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
依法处理党产,和“黑金”划清界限。
积极推动泛蓝整合。
保钓运动的理论研究者
马英九不但是“保钓”的行动派,而且更是“保钓”的理论研究者。他在美国哈佛大学修读博士学位时的博士论文《怒海油争:东海海床划界及外人投资之法律问题》,就是台湾地区首部研究钓鱼台问题的学术论着。马英九返台并在政治大学法律研究所教书时,又在这篇英文论文的基础上,再对钓鱼台问题深入研究,于1986年1月以中文写成《从新海洋法论钓鱼台列屿与东海划界问题》一书。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