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 常识判断
96.D 【解析】A项构成非法制造、运输、储存、邮寄枪支、爆炸物罪。B项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C项罪名由非法拘禁罪转化为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罪。以上三项均为一罪,不实行数罪并罚。D项构成强奸罪和故意杀人罪,实行数罪并罚。据此,答案为D。
97.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第45条第二款规定: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据此,答案为C。
98.B 【解析】我国的国家机关实行的是按职位来分类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B。
99.D 【解析】条件是客观上可能会发生但不必然会发生,否则就不是条件。期限则是固定的时间段,时间肯定是必然存在的。死亡是必然的,因此是期限。由于死亡时合同终止,因此是附终期的合同。本题的难点在于有可能认为乙的死亡暂时不确定,因此认为是条件,实际上这是一种误解。必然会发生的事实一定不是条件,否则再附条件就没有意义。
100.D 【解析】单位负责人对犯罪嫌疑人在单位的表现所做的书面陈述只能作为法官审理案件的一个参考性质的意见,而不能作为证据。故正确答案为D。
101.C 【解析】“财务行政”是国家行政职能的一种,国家各级政府在做财务行政工作时履行的只能是国家行政职能,所以正确答案为C。
102.D 【解析】此题要求我们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有一个了解,其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十五大报告的贡献,故正确答案为D。
103.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既然我国的刑法规定,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被认为是犯罪,这就说明其不构成犯罪。故选C。
104.A 【解析】这是对政治知识的考查,“三个代表”是近年来宣传的重点。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故选项A正确。
105.D 【解析】制定工资原则的首要因素是公平因素,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故选D。
106.C 【解析】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一个中心”、“三个着眼于”,是新时期我们党倡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当前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尤其是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努力克服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错误做法,适应实践的发展,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
107.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选项A、B、D本身表述有错误。
108.C 【解析】按照传统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矿业等以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的部门,因此选择C项。
109.C 【解析】在现代的技术领域中,“需求型”的技术越来越多,因为需求往往会促进技术的迅速突破。故选C。
110.C 【解析】按照传统的划分,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矿业等以自然资源作为劳动对象的部门。因此选项C正确。
111.D 【解析】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考查。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讲的就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12.D 【解析】国民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故选D。
113.B 【解析】我国积极加入世贸组织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它可以为我国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一个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对于我国深化改革开放有重要作用。故选B。
114.D 【解析】题干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不仅要重视“关键的事情”,还要善于处理“一般的事情”,由此推断,最应重视的是不同事情之间的协调计划和组织工作。
115.D 【解析】政府采购制度就是约束政府机关和公共机构运用市场竞争机制采购货物、工程和服务以实现公共职能的制度。政府采购法的宗旨和功能,是以法律方式强制地为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的采购行为引入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灵魂和内在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