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球特殊地形的成因
月球的地形很特殊,环形山,圆形海,有些环形山外围还有辐射紋。大地形
直径几百公里,小地形直径不够1米,不论地形大小,多是圆形环形。这种奇特的地形一直成了地球人类的谜。如果我们真的确信了月球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那么,月球地形的成因也就同样找到了。其实,月球的特殊地形完全是由其诞生过程所造就,并非后天影响才形成。下面就让我们具体看看其精彩绝妙的过程吧!
看到地球目前火山大爆发时的惊人模样,我们可以想象起早期地球内部还有强烈热核反应之时发生大爆发的壮观情景。实际上,月球被喷离地球时,它那还是粘液的一半也已经很稠密,这就使一连串的特殊情况跟着发生了。大家知道,地球人发射人造卫星上天时,卫星后面都带着一条烟雾尾巴。可是,当月球被地球大爆发而喷射出去时,除了同样带着一条粗大的烟雾尾巴之外,那个十分粘稠的岩熔胶状物肯定与地球母体藕断丝连,既拉出了许多长丝岩熔,还带出去大量的,大大小小的粘稠岩熔团夹杂在烟雾尾巴之中。当月球跑远之后,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部分断丝和岩熔团肯定掉回了地球。但是,在月球引力范围内的少部分断丝和岩熔团必然聚集回月球本体上。
一般地说,断丝被月球收回的时候,静悄悄,既没有声响,也没有浪花和飞溅的液滴,只是因冲力让月球面缩进去一个大坑,四周又拱起一个圆滑的环形山。由于当时月球(朝向地球一方)的表面熔液实在太稠密了,缩进去的大坑和拱起来的环形山很快凝固成形,就再也恢复不成平坦的月面了。于是乎,粗大的断丝塑造成了大圆形海和大环形山,小小断丝也冲出了一米半米的小圆坑。
月球(朝向地球一方)收回的大小熔胶团时,情况就不那么斯文了。那些大熔胶团撞向月球时,不仅乒乓作响,而且除了同样撞出一个大圆坑和拱起一个环形山之外,还会激起浪花,使小滴和喷丝四溅。这些粘稠的喷丝被辐射状 共5页
地溅起并飞向四周,便使环形山的外围又加多了一环辐射状的突出亮带。浪花中的小熔胶滴到了高处重新落了下来,肯定又使这种环形山的里里外外增加了不少小坑洞或者小突起,使山中有山,海中有海,有如锦缎上又绣了许多饰物。这些“饰物”直径大的上百米千米,小的一米半米,到处都是圆形。另外,熔胶团撞回月球之后不仅激起浪花,而且在大圆坑的中央还会回带起一个圆椎形的山峰,过度稠密的粘液又使其很快定了型,这就使月球上的地形更加成为典型的艺术品。由上述可知,凡是环形山外围有辐射状亮带的,其圆形海中央必有一个圆椎形山峰,它们又必定是大熔胶团撞向月球所同时生成的孪生兄弟姐妹。当然,月球上的地形也不可能都是圆形的,因为断丝和熔胶团都不可能那么均匀分布,太密集的地方,地形就会彼此互相重叠,山连着山,海连着海,肯定造成附近的地形四不象。
可以肯定,月球的这种环形、圆形的地形地貌基本上只分布在朝向地球的一面,背向地球的一面只能是稀疏少量的。背面那少量的圆形地形,其形成应该是由于初生月球减慢了飞离地球的上升速度之后,其烟雾尾巴外环的少量熔胶团继续绕过月球往前跑过了头,到了月球前面之后又被月球本体重新吸了回来,于是撞上了月球(背向地球一方)。在月球飞离地球的过程中,主要指原地球厚皮之外的四周软地带,因是迎风面所以降温快(当空间温度约摄氏零下210℃),故可能会相对较硬了些,因此所形成的圆状地形也可能与朝向地球一面的地形有些差异。正因为有了月球这个庞然大物飞跑在前面阻挡住迎面的气流,跟随在其后面的熔胶团受到阻力小,减速慢,少量的熔胶团才有可能绕过月球跑到月球前面去回撞到月球(背向地球一方)。所以在月球那背向地球的一面,也必须除去那些圆地形,其余比较靠近背面正中的地方才能真正代表月球在逃离地球之前属于地球那块厚皮的真正的原始表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