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是医疗行业及其相关的医疗器械行业长期以来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专业化行业,鉴于医疗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医疗行业的技术应用一直是非常保守和谨慎的,同时,基于商业利益,国外的大型医疗器械生产商一直以来奉行追求高、精、全、贵为主的产品研究和市场策略导向,导致医疗仪器,尤其是监测、治疗仪器越来越先进,也越来越昂贵,最重的结果是导致医疗服务走上了一条日益贵族化的道路。价格低廉的、方便携带的、同时可以提供良好服务的小型化医疗监测治疗设备往往是由一些属于另类的科技企业开发和推向市场的,这个情况在中国尤其严重。这样的企业,往往缺乏经济的实力和经营市场的能力和经验,也缺乏良好的财务基础,更重要的是在互联网经济出现之前,他们根本无法得到一个费用相对低廉的渠道。这样的状况不断地重演,阻碍了这一类以小型和廉价为主体的产品的生存和发展(以商业投机行为为主导的所谓保健器械除外)。
而更令人感觉困难的情况是发生在消费的领域。基于中国的医疗服务提供体制,以医疗设备作为载体的医疗服务的提供是由一个开放化程度十分不够的、弊病多多的、公有体制的、准商业机构来承担的,我们暂且把它们称为医院。医院是一个分配体制基本植根于旧架构,而经济行为却更服从于商业化社会的价值趋向的实体。医院作为服务提供商一方面更愿从事那种规模较小,而收益较高的服务项目,这完全是由微观经济的边际效应所决定了的。更糟糕的情况是,旧的分配体制阻碍了医院的服务人员提供高品质低收费的服务的积极性。而各个实体的地域局限性,更是让医院无力发展一种现在被称为规模经济的服务提供。即便有些设备生产企业为了打通渠道,和医院采取合作的方式或其他可行的经济同盟方式来共同经营,试图消除旧体制结构的矛盾,由于没有找到一种可以快速扩张的营销模式和成本低廉的信息服务处理方式,仍然无能为力。
上面的说明,可以让我们明白,传统的模式下,由于生产、市场、体制的原因,导致了我们提到的这一类专门的医疗保健服务的进入门槛的产生,即便这样的服务是社会、市场所渴望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