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又来了,尽管这是他第10次访华,但他头上的魔力光环并没有消退的迹象,他依然是镁光灯下的主角。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到博鳌论坛,他的每句话都被媒体反复玩味,比如他提到下一个盖茨将会在亚洲出现,这让中国的IT精英顿时血脉贲张,个个都在揣测下一个盖茨将会出现在何处。
这些猜测与关于盖茨此行的种种关注和评论,都集中在盖茨作为高科技行业的领头羊的身份上,这位创造了世界上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与大量应用软件的成功商人,在公众眼里代表着金钱与智力的完美结合。这样一个形象,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无疑是一个典范。智力超群,所以能在事业上拥有创新的能力;经营成功,因而才能将技术转化为市场占有率。成功人士,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莫不如此。
不过盖茨还有另外一面,也就是热心慈善事业的这面。我们中的大多人想当然地认为,钱赚多了拿出部分做慈善事业,不值得惊奇。不过被中国公众忽视的这一面,并非如我们想当然的那样简单轻松,因为这涉及到今天中国的商业精英如何理解商业与社会责任的问题,从更深处讲,比尔·盖茨对慈善事业关注的背后,是关于一个人如何理解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重要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我们可以看看比尔·盖茨的捐助额,在2006年12月,比尔·盖茨宣布将在其去世后50年内将盖茨基金的600亿美元全部捐出,而他个人的捐款额,高达240亿美元。更为难得的是,他亲自去印度等地展开他的慈善活动,而他在防治艾滋病和扶助落后国家贫穷问题上更是注入了大量的慈善资金。
他仅仅是想博得善名?他的好友,股神巴菲特更是将其全部财产都捐给盖茨基金会,辛苦赚来的财产,一夜之间全部捐出,让人难以置信。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对于金钱或者说商业,有着中国一般商人所不大一样的态度与认知。对于盖茨而言,赚钱自然重要,但是从他早年辍学哈佛开始,他所想做的实际上是证明自己的意义。当物质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微软的科技力量已经相当雄厚之后,对于盖茨而言,或许证明自己生命意义的主要内容,已经不再是一家公司的创新与财富,而是以人类的公共利益作为目标所在。
或许有人会奇怪,公共利益怎么会构成我们的生命意义所在。如果说市场的逻辑是关注个人私利的话,那么慈善事业却是以公共利益为最高目的。市场与慈善事业,代表着今天这个人类社会中人们自我调节利益分配的自发冲动,他代表了少数商人对于人类普遍福祉的清醒认识,这也使得他们摆脱了为一己私利而孜孜不倦的狭隘格局,而是将自我提升到一个以人类公共利益作为背景的境界当中。
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在分析资本主义在现代兴起的时候曾说,清教徒勤恳工作是为了渴望得到上帝的认可。今天,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人,他们以私利目的进入市场,却意识到个人财富如果没有更高的公共利益作为背景,将成为毫无意义的金钱累积,成为完全的经济动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