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财富?
如今,黄为的身份不再是美国世界杯的工作人员,而是被北京发改委聘请的奥运经济顾问。从5月份开始,黄为将前往湖南等省市讲学,与各类奥运研究者共同研讨奥运会商业开发的问题。黄为的愿望是将北京奥运会的商业开发做得比美国世界杯更加成功。
与黄为一样,几乎所有中国人都企盼“奥运”与“财富”之间能划上“等号”。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专业运动联盟的研究结果未能证明奥运会也能达到令人满意的经济效应。那些运动联盟的比赛通常在很多城市安排赛季,而且一连持续几个月,而奥运会只有短短16天。现在初步的报告表明奥运会的经济作用经常是负面的。
这项研究无疑向中国关于奥运会的研究者们敲响了警钟。但乐观的看,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相比,北京奥运会面临的境况好得多。1984年之前,奥运会根本不存在商业运作的概念,主办国大多默默承担着奥运会引发的债务。
而美国的特立独行引发了根本性的盈亏变革——对奥运会进行商业开发。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率先采取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广播收入,并创立了一个在美国全国进行奥林匹克马拉松火炬接力赛的活动,每个人只要付300美金就可以手持火炬跑半公里。几乎所有的收入都用于场馆的改造。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有史以来第一届赚钱的奥运会。即便如此,奥运会与财富之间能否划上等号依旧是一个变数。
眼下,与第一个吃螃蟹的洛杉矶相比,有更多的奥运会经验和教训供中国参考、取舍。中国可以制定更多的“卖草皮”计划,正如黄为所说,财富从细节中来。
一位悉尼商人曾自豪地说,我们力争紧紧抓住悉尼奥运会带来的每一个商机。每一个来到悉尼的外国人都成为我们关注和联系的对象。最令我们感到痛苦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而让一些机会擦肩而过。
黄为对记者说,在北京发改委主办的奥运经济推介会上,悉尼代表的讲话相当精彩,逻辑性、系统性很强,足可见悉尼奥运会的商业开发相当成熟。
与此同时,另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商业开发一旦急功近利便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丧失了本来的意义。
例如,亚特兰大奥运会虽然盈利但却颇具争议。亚特兰大把奥运会纯粹变成了一个赚钱的机会,一个可口可乐罐甚至卖到两美分。由于显得过分贪婪,世人对亚特兰大印象不佳,这使得亚特兰大虽然收入不菲,但形象却大打折扣。
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先生说:“奥运会实际的核心是赚钱,但赚钱包括两方面,一个是短期,一个是长期。我们一定要把奥运会当做生意来做,一定要使我们的顾客能够愿意重新回到中国。我们一定不能急于赚钱,急功近利,使得当地的民风和本色都失去了,我们要避免给人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奥运会主要是有钱人、有特权的人才能参与的。”
判断奥运与财富之间能否划上等号是很困难的。因为其中掺杂了太多不可预测的因素。用“卖草皮”的精神和思维去做奥运商业开发,或许是使等号成立的关键所在。
上一页 [1] [2]
您正在欣赏的是财富网的文章《赛场上的财富游戏》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财富教育 >> 综合教育
天天
我摘
好哦
天极
POCO
新浪ViVi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