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多位历史学者
表示“无法认同”
台湾大学历史系主任吴展良告诉《中国时报》,在高中历史教科书编审过程中,政治力强烈介入审查,并且只准一种声音,编写出“一纲一本意识形态”的历史教科书,否则就技术性杯葛,让书商无法出版或强迫修改。
另外许多不愿具名历史学者也纷纷表示“无法认同”教育部的作法。他们批评,如果是以政治立场审书,“将让台湾学术环境更恶劣”,“现在教科书面临不可思议的审查,根本是思想箝制”。
八年前的台湾高中历史教材使用的是国立编译馆主编的统编本,之后开放审定本,将三册“本国史”改为上下两册“包含台湾史在内的中国历史”。最新课程(也称《九五暂纲》)从去年9月开始实施,两册课本对台湾和中国历史进行区隔。
然而,这套最新课程寿命也只有三年,因为后年要实施新的正式纲要,适逢明年改选总统,届时历史教材要如何修订,备受关注。
就读基隆女中高二的陈可涵(17岁)在受访时,对新版历史课本把“本国史”改为“中国史”的做法,并没有太大感受,但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史料等即将从课本上消失的细节,她却认为既已存在的历史事实,不应被删除。至于首次把统独两岸搬入课程,她则表示不希望政治纷争出现在教材内容。
在高职教导历史的社会科专任教师李柏青(27岁)告诉本报,他未必全然否决这次修订的部分,原因是内容较以往中立。例如,摆脱历史课本中以汉人为中心的史观内容,将汉朝“征伐”匈奴的字眼改为“攻击”等。
李柏强调,他其实反对的是以教材修订达到服务政府意识形态的目的,如刻意拿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内容,明显是为了与中国切割。未来在教导实务上,老师必须自动补充这些课本上没敎的历史。
对于教材可能反复改变,他说:“当国家把教材当作为他服务的工具时,只要谁执政都可能再度发生这类事情。”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