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童年
曾璟璇出生在香港一个普通的警察家庭。幼年时期一直过着极度清贫的生活。然而物质的匮乏并没有让曾家兄妹的童年留下太多的阴影。尽管家中经济拮据,但做父母的依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孩子们能够受到很好的教育。
在曾璟璇的记忆里,母亲轻易不会开口求人,但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求学,她会勉为其难去找亲戚、托朋友,动用一切可能动用的社会关系。
“那一年,母亲为了能够让我进一所比较好的天主教女校,专程去一家亲戚求助。那亲戚蛮有钱的,家里的房子很大。我当时年龄很小,但这一幕永远印在我的脑海里:母亲站着,主人坐着,我则好奇地四处张望……那家亲戚最终也没能帮上忙。但母亲并没有放弃,转身又去求别人。到底还是把我送进了那所好学校。”
然而,这位坚强而豁达的母亲却过早地离开了他们六兄妹。
“母亲去世的时候,我还不到10岁。母亲的离去,对我们全家每一个人都是很大的打击。母亲的离去让我们的家境更为窘迫,父亲身上的压力更大了。而我的大哥和二哥就在那时候做出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决定。”
曾璟璇的大哥当时已经考上大学了,但为了弟妹们的学业,他毅然放弃了自己念大学的机会,当上了一名推销药品的销售员,帮着父亲一起养家。
几年后,在香港警署干了20多年的父亲曾云终于升任警署署长了。曾家也搬出了低矮潮湿的小屋,住进了荷里活道的警官宿舍。所谓的警官宿舍,其实还是破旧的筒子楼,简陋而拥挤。
自从妻子病逝以后,曾云既做父亲又做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相当严厉。
回忆起父亲的棍棒教育,曾璇印象深刻:“曾荫权身为大哥,小时候每星期至少要被父亲打一次,用的是光溜溜的大藤条。买错了东西要打,调皮捣蛋要打,弟妹受伤更要打。
其实在我们家做女儿的也免不了挨打。有一次父亲责备我书法练得不好,顺手拿起妈妈做衣服的尺子就朝我打来,我一急就用手臂去挡,结果把我的手表都给打坏了!不过这种情况不多啦,其实父亲是非常疼爱我的,我可能是家里挨打最少的一个,毕竟我最小嘛!”
有意思的是,常常挨打的兄妹们对父亲依然很亲,几天不见就想。有一次,才十一二岁的大哥居然敢带着弟弟去探望正在值班的爸爸。从港岛到粉岭,一路转了好几次巴士。当爸爸的突然见到两个儿子出现在地处偏远的警署时,真可谓又惊又喜!
1997年,父亲曾云辞世,曾家兄妹以市值十倍的价钱购回了父亲当年的旧居以作纪念,父子情深可见一斑……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