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批次与批次之间的关系
高校招生是分批次安排录取的。考生在填报高考升学志愿时,每一个批次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弄清楚,一般情况下,前一批次的志愿不会影响后一个批次志愿的录取。不同省(区市)或同一个省(区市)的不同年度,其录取批次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一般而言,提前批次或称零批次的院校有军事、武警、公安、部属师范院校和有特殊要求的院校;第一批是重点批,有的省(区市)也简称本一,这个批次是重点院校和“211工程”院校,以及个别经批准参加本批次录取的院校及专业;第二批是一般本科院校,有的省(区市)简称本二,主要安排一般本科院校录取;第三批是本三批。当然,还有些省(区市)将批次分得更细。考生及家长一定要弄清楚自己选择的院校安排在哪个批次录取,千万不要错填批次。
六、第一志愿与第二、三志愿的关系
填好第一志愿是考生提高录取成功率的关键,这在每批次中的录取表现最为明显。我们说第一志愿非常重要,但并不是说第二、三志愿不重要。事实上,由于学校志愿分布的不平衡性,每年总有一些院校的第一志愿无法录取满额,需要调阅第二、三志愿甚至调配志愿考生的档案。加上教育部又特别规定,当高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不得拒录第二志愿考生。因此,第二、三志愿不是可有可无的。假如因各种因素未被第一志愿高校录取,你所填的二、三志愿“梯度”合适,且二、三志愿学校的第一志愿录取未满的话,第二、三志愿就会起作用。因此,不能认为“第二、三志愿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根据以往考生填报志愿的经验表明,在处理第一和第二、三志愿的关系时,应采取“第一志愿要重视、第二志愿不轻视、第三志愿不忽视、调配志愿要表示”的方式来对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