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富网 http://www.cf158.com 文章录入:cf158 ]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坎坷从童年开始
1930年,杨开慧烈士被害后,7岁的毛岸青与哥哥、弟弟一起被中共地下组织接到上海抚养,不久因地下组织遭破坏,他们被迫流浪街头,其间,毛岸龙因病致死或失踪。后来毛岸英回忆称,他们除了没有当过小偷和被富人收养之外,其凄苦生活,活脱脱就是两个张乐平笔下“三毛”。
因此,毛泽东在1946年给远在苏联的毛岸青写信时,开头这样称呼他:“岸青,我的亲爱的儿。”这样的性情流露,与公众印象中的毛泽东形象大相径庭。
1941年,毛岸青与哥哥毛岸英在苏联留学,毛泽东在给他们的另一封信中叮嘱道:“目前以潜心学习自然科学为宜,社会科学辅之。将来可以倒置,以社会科学为主,自然科学辅之。总之注意科学,只有科学是真学问,将来用处无穷。”这样的话,与后来流行一时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异曲同工。
但实际上,毛岸青直到1936年13岁之前,都没有上过学,基本上不识字。因此,在同一封信中,毛泽东还特地表扬岸英写中文信“文理通顺”,“字也写得不坏”。那么,这就隐含着提醒岸青要加油努力向哥哥看齐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