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料记载,列昂尼德生于1919年,系赫鲁晓夫与第一任妻子的儿子。赫鲁晓夫的妻子早年死于伤寒病,因此对长子倍加疼爱,但并不娇惯,刻意培养其勇敢的品质。列昂尼德于1937年毕业于巴拉绍夫的民航飞行员学校。1940年2月芬兰战争期间自愿加入空军的行列。卫国战争爆发时,他已是经验相当丰富的飞行员,在轰炸机航空队服役。列昂尼德在军队表现不错,他不甘人后,也不拿父亲的姓氏做挡箭牌。
一开始,列昂尼德在轰炸机航空队服役。1943年,列昂尼德在腿部严重受伤痊愈之后,主动请缨上了前线,进入朝思暮想的歼击机航空兵团,驾驶的是一架YaK战斗机。
1943年3月11日,是列昂尼德生平最后一次飞上蓝天。他的指挥员戈卢列夫和维申斯基在事后留下了对此次空战的详细描述:“两架我军飞机(长机驾驶员为近卫军上尉扎莫林,僚机驾驶员为近卫军上尉列昂尼德)受到两架德机的攻击。在2500米高空展开了一场二对二的空战。
扎莫林是团内王牌飞行员,曾先后亲自击落敌机18架,他向一架敌机发起攻击。在距50~70米处开火并击落敌机。列昂尼德从右侧尾部掩护长机。扎莫林看见一架敌机飞往列昂尼德战机的尾部向后者开火,于是扎莫林俯冲着用机枪扫射。德寇见势不妙,便甩开列昂尼德,在扎莫林的追击下向南飞去。就在敌机甩开列昂尼德的一刹那,列昂尼德突然来了个65-70度的转弯并朝地面飞去。单飞后的扎莫林孤军作战,击落了一架敌机,另一架则见势不妙逃之夭夭。待扎莫林收兵回巢的时候,他的身边已经没有了驾驶员列昂尼德。”
空军第一集团军军长胡佳科夫空军中将责成下属从空中和通过游击队进行了长达一月的仔细搜寻,却是毫无结果。后来,当时的飞行指挥官向苏联领导人汇报说,列昂尼德的飞机未被击落,只是进入了螺旋状态,后者很可能跳了伞之后,降落在德军占领区。
“叛徒”流言满天飞
列昂尼德的神秘失踪为赫鲁晓夫的政敌制造流言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间”。他们煞有介事地说:列昂尼德在跳伞之后向德国鬼子投了降,更有人说他压根没有跳伞而是驾机直奔敌占区投了诚。
列昂尼德的战机被击落之后,他本人成了俘虏,斯大林得知后下令营救,以免他“向敌人泄露克里姆林宫高官的生活细节”。营救获得成功,列昂尼德在游击队帮助下回到莫斯科。但同时反间谍机构也搜集到有关他叛国投敌的证据。莫斯科军区法庭判处他死刑。赫鲁晓夫向斯大林求情,但遭到严词拒绝。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