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锦还乡、光宗耀祖,是许多海外华人的最大梦想,但若以健康为代价来实现这种梦想,最终很可能陷入客死异乡的凄惨境地。近来,欧洲华人中“过劳死”的事件不断发生。据欧盟健康机构的调查显示,华人已成为欧洲“过劳死”发生率最高的族群。
华人猝死个案增多
“带着淘金的梦想来到国外,面对全新的世界,身上感受到的是重重压力,只能拼命地工作赚钱。我们整天像一张拉满的弓,根本没时间放松休息,自我调整。真担心,这张弓一旦超过了一定限度,会应声而断。”这是一个在西班牙华人制衣工厂谋生的女工临死前写下的日记。
几年前,才20多岁的她远渡重洋来到这里。为了赚更多的钱,她总是早上第一个上班,在后半夜最后一个离开工厂。在活儿多的时候,她甚至经常通宵干活,困了就在缝纫机的台面上趴一会儿,然后起来接着干。终于有一次,在一天一夜连续工作后,她趴到台面上,想休息一下,却再也没有起来。
同样,从葡萄牙传来消息,一位40出头的山东男子,在工作中突发脑溢血,倒在了餐馆的灶台边。当他在中国的妻子和未成年的孩子赶去时,他们看到的是躺在床上,失去知觉的植物人。
西班牙浙江籍老华侨李先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欧洲华人经营餐馆、仓库装卸、装修队等行业中,很多华人工人每天的休息时间除了睡觉以外,就是吃饭和上厕所的时间。“如此满负荷,甚至是超负荷的运转,哪受得了,别说是人,就是机器也有个工作强度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欧洲华人学者英年早逝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去年8月,英国一所大学一名姓张的生物学博士就因劳累过度去世,年仅36岁。为了尽快还清来英后欠下的债务,他除了日常工作外,还与妻子经营一家食品店。
身在海外的留学生,大多数都要打工赚取生活费,最常见的工作,就是到餐馆去做些粗重活。25岁的中国留学生小张,不久前在汉诺威近郊一家中餐馆打工时,突然因颈动脉破裂猝死,后来证实是过度劳累导致。
“最近几年,随着来欧华人新移民和留学生的增加,有关猝死个案也相对增多。”中国驻德国大使馆的一名官员表示,在他驻德国的两三年间,遇到类似的事件不少。据他了解,欧洲华人“过劳死”的,去年至少达20多起。同时,记者从欧盟健康机构了解到,调查显示,华人人均劳动时间最多,已成为欧洲“过劳死”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族群。
压力大、健康意识淡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几乎所有华人都感到工作生活的压力过重。在德国拜尔药厂担任研发人员的王先生告诉记者:“西方有句名言:如果你觉得工作不累,那么你离被解雇不远了;如果你们公司的人都觉得不累,那么你们公司离倒闭就不远了。”正因为如此,王先生过去两年几乎不休假,平日工作也常常要加班加点。虽然家中有两部汽车,一家三口住在别墅里,但他并没觉得非常幸福。他说,印度裔的科学家比华裔还玩命,他们往往能把3周的工作在一周之内完成,有的人干脆带着睡袋在办公室睡觉。
也难怪,德国《焦点》周刊记者多理斯女士对记者说,无论是有了一定事业的老板,还是仍在苦苦打拼的打工者,华人深深陷入各种压力中。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金钱固然重要,但健康、情感等很多东西是钱不能替代的。
其次,在欧华人健康意识淡薄。欧盟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人平均每年去医院就诊率达6到8次,但华人超过6次者仅为2%,且有70%左右的人从不参加健康检查。一位华人说,自己“年轻力壮”,没有必要去医院。
华人一旦有了大病,由于欧洲医院预约时间长,也往往得不到及时治疗。另外,语言障碍也是疏于诊疗的原因之一。由于华人患者无法准确表述自己的病情,也无法准确了解医生的指示,使许多疾病延误。此外,很多中国人偏爱并过于相信从中国带来的药品。
由于与当地社会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华人打工者一般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而一些华人老板往往抓住这点,对同胞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在华人企业中,违反劳动法规,加班加点不付工资,不买保险,随意剥夺工人休息时间,加大工人劳动强度等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在这种残酷的压榨下,华人打工者往往要付出双倍甚至更多的劳动,另一方面,也拖垮了自己的身体。
华人需要关注健康
欧洲华人频发“过劳死 ”现象已引起中国驻欧洲各大使馆的关注。很多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欧华人应注意调整好各自的心态,保持心理健康,适应周围环境,要学会疏导,多与亲友、社团甚至总领馆进行沟通,以减轻压力;一定要善于在身体和精神上自我调节以及注意饮食均衡。对于弱势者,各使领馆已经联系有关侨团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帮助。
同时,在德国、英国等地,华侨机构还组织“健康日”活动,约请数十家机构设摊咨询,帮助华人了解欧洲的医疗制度及各种与健康安全有关的信息,并现场进行血糖﹑血压﹑血色素﹑肺功能等测试。另外,华人团体纷纷开设医院,主要面向华人群体。(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