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商家普遍以倒买倒卖抬高售价,以图在短时间内获得暴利。而黄光裕经营国美电器却采用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销售策略,以市场上最低的价格将商品卖给消费者,坚持零售薄利多销,这一策略后来成为国美立业之本。
报价广告登出后,国美电器生意颇好,“所有存货一卖而光”。黄光裕乘胜追击,开始滚动发展,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国美”、“亚光”、“恒基”,店名不一而足。至1993年,黄光裕的连锁发展趋势初步成型,银行的3万元贷款这个“金鸡”到这时候已经为黄光裕生下了好几个金蛋,他的小店数量已经达到七八家。
借还本不付息的钱——厂商的钱
做大了的国美电器开始不满足于从银行借需要支付利息的钱,有没有不需要成本的借钱方式呢?黄光裕想到了向生产厂商“借钱”。家电大卖场善于“欺负”生产商是名声在外了,但是在家电大卖场中,黄光裕的“借钱”手段依然是最厉害的。从表中乐意看到,对比国美最直接的竞争对手苏宁,国美每年从上游厂家中获得了20.33亿的周转资金,而苏宁每年还要自己掏腰包。国美在用别人的资金壮大自己,而苏宁不得不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
华夏证券分析师指出,尽管苏宁电器在毛利率上只比国美电器少0.05%,但净利润却是苏宁电器的3倍。这就是黄光裕借鸡生蛋的杰作。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