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合作伙伴选择不当
江苏某乡镇的电子仪表厂是一家刚刚起步的企业,为加速企业发展速度,该厂准备开发一个环境监测仪器新项目。但因自身实力不足,便决定寻找一个合作伙伴,共同开发这一项目。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终于找到一家愿意出资100万元的企业。大喜过望的电子仪表厂合资心切,对该企业只作了一番肤浅的了解,便草率地签下了合作合同。签约后半年,电子仪表厂即发现合作伙伴对合同缺乏诚意。该厂为加快项目开发速度,资金总是按时到位,而合作伙伴答应的100万元投资却一拖再拖,最终影响到项目开发速度,丧失了抢占市场的最好时机。创业者因急于发展企业,对合作方的信誉、实力疏于考察,极易为企业留下隐患。在涉及到资金投入时,一定要强调资金的到位期和资金到位的比率。创业者在合作合资前,务必对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对合作伙伴的品行、经营能力、资金实力等等,都要有翔实的了解,以减少投资风险。
8、未与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就实施
某科技开发公司发明了一项专门用于检测蔬菜水果农药残留量的新产品——检测液,但因其严重欠缺开发资金而无法投入生产。一位投资者十分欣赏他们的研究成果,决定与其合作,投资50万元,扶助其产品投产。新产品生产出来后,问题却出现了,投资方对生产方的市场运行方式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自视为“救世主”的投资者,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强行要求对方改正,而对方又觉得自己没有什么不对,执意不肯听从,双方僵持不下,迟迟达不成共识。拉锯战影响到公司生产和市场运作,更重要的是影响到公司士气,使人心涣散。公司很快陷入面临破产的险境,投资者的50万元也因此而灰飞烟灭。作为一个投资者,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不能认为自己是投资者,就颐指气使,将自己当成救世主和百事通,这样极容易引起合作者的反感,激化矛盾,导致两败俱伤。一个理智的投资者,应学会尊重合作方的意见,并尽力弥补对方在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不足,做到有节制、有分寸,遇到问题充分交流,必要时要能够求同存异,克己从人,以争取双方利益的最大化。
9、选择实力远超过自己的投资伙伴
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决定自主创业。他们看好了一个很有市场的投资项目,但因自己刚毕业,经济基础薄弱,不得不寻求投资合作伙伴,以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经过多方考察,他们选择了一家极具实力的大型企业,对方为这一项目投入了足够的资金,同时也占据了大部分的股权。资金问题解决了,但在经营、管理、人力等诸多问题上却达不成共识。由于对方是大股东,根本不按这几个大学生的思路运作,结果不仅项目失败,还挫伤了几个大学生的创业信心,使其在破产的边缘徘徊。这几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们抱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想法,单纯认为只要有了资金,其他问题都好解决。而事实上,由于合作伙伴过于强大,揽权、抢权意识强烈,几个人虽然有知识有想法,却陷入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中。尤其是对于刚出道的创业者,在以股权融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双方力量的平衡问题。虽然不能一心想着“制妆”对方,但也一定要随时警惕被对方“制妆”。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